查无此人!自称“国务院参事”的余鹏翔身份是伪造的。在国务院参事室官方网站上,没有任何关于余鹏翔的记录或信息。然而,这位查无此人的“参事”却长期活跃在公众视野。公开信息显示:2024年12月,在深圳宝安举办的供应链生态峰会上,“国务院参事余鹏翔”曾登台致辞。2024年7月,在广州一场“数智中医发展大会”上,他展示的头衔更加耀眼,“国务院前文化巡视员、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室参事(正部在职)、中国素质教育协会荣誉主席”。看似光鲜亮丽,实则全是虚假包装。今年3月配资讨论网,仍有自媒体为其虚假身份背书,刊发“国务院参事,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余鹏翔”的活动报道。这些公开报道都表明,余鹏翔的冒充行为是长期的身份伪装工程。
身份造假事件也绝非孤例,前两天假冒“中国科学院院士”的阮少平被曝光。清华大学也严正声明:“院长曹玉磊”是假的!假院士、假参事、假院长,他们自如穿梭于中小学、高端论坛和政府活动,到底是谁为他们敞开了大门?是什么让这些单位对可疑头衔丧失了基本辨别力?难道说是机构和个人为追求“装点门面”的效果,采取了“宁信其有”的默许态度?!
骗子之所以能成为“座上宾”,可能是有人需要他们装点门面,还有可能是有人习惯用头衔代替真才实学作为评判标准。戳穿一个余鹏翔容易,但若不拆除他背后的“舞台”,明天还会有张鹏翔、李鹏翔继续登场。这些误导公众、破坏社会秩序的骗子以及背后的“舞台”,必须严查、彻查、严惩不贷。
齐鲁频道记者孙超男陈文慧戚婧报道配资讨论网
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