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妈妈股票配资114,我不想学了!”
深夜书桌前,女儿揉着发红的眼睛推开钢琴盖。我刚想脱口而出“都坚持半年了”,却瞥见她手背上深深的压痕——那是每天两小时练琴留下的印记。
想起同事的儿子,曾在绘画比赛前夜哭着撕毁画纸。她当时厉声训斥“这点苦都吃不了”,孩子从此再也没碰过画笔。
我蹲下来擦掉女儿的眼泪:“我们先去吃块你最爱的草莓蛋糕,然后聊聊为什么不想学了,好吗?”
蛋糕的甜意软化了紧绷的情绪。原来她不是怕累,是上周被老师批评手型不对后,总担心自己练不好。“妈妈小时候学骑自行车,摔破膝盖后躲在家里哭,觉得自己永远学不会。”我卷起裤腿给她看淡淡的疤痕,“后来发现,先放慢速度练平衡,反而比硬撑着骑快更有用。”
那天我们没练新曲子,只反复弹她最熟练的《小星星》。当她笑着说“原来我弹得还不错”时,我忽然懂了:孩子说“不想学”,往往不是真的要放弃,而是在喊“我需要帮助”。
邻居家的男孩学围棋三年,多次想放弃。他妈妈每次都问:“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还是真的不喜欢了?”遇到难题就陪他找教练拆解,厌烦了就停一周去公园疯玩。如今他已是业余四段,说:“妈妈从没逼过我,但让我知道,放弃可以是选项,却不该是逃避的借口。”
孩子的坚持,从来不是靠父母的“必须”和“应该”。当他们犹豫退缩时,比起“别放弃”的命令,“我陪你”的支撑更有力量。毕竟成长路上,能笑着跑完的人,都曾被允许在疲惫时,靠在爱里喘口气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股票配资114
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